有想過 ...
我們的生活是不是也過著別人願意體驗那麼一次的人生呢 ?
藝術如何能不斷反映人類對於 生活的各種情感,為自己人生譜出美麗的音符;您願意體會身 體掙脫凡俗的束縛,靈魂堅定馳騁的信念的思想自遊隨行嗎 ?
準備好了,就出發吧 !
王秀杞藝術家
出生於1950年,畢業於國立藝專 〈今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雕塑學系,乃當代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雕塑大師之一。
王秀杞藝術家為農家子弟出身,明顯地反映在他的雕刻作品上頭: 細膩的神韻捕捉,草根性濃烈,濃厚的傳統人文氣息,時刻散發著真誠、樸質的魅力。
不同於楊英風、朱銘的現代風格,選擇從自身成長經驗出發,走出了自我獨特的鄉土美學,亦感動了無數人。
/
蔡志榮藝術家
活躍於當代的藝術家,為台北畫派創始成員,曾參與台灣藝術家聯盟、亞洲藝術家聯盟等,更多次參展國內外的重要展覽與個展,如法 國國際邀請展、法國大皇宮聯合沙龍展、德國慕尼黑藝術電影邀請 展、亞洲國際美展、韓國大田美術館、西班牙當代國際藝術大展等。
符語編碼揭示當代人的生活處境,展現的是洞燭時代危機的敏銳度。
而環境動力美學則因地域文化差異的特質進而牽引進一步思考人類與 所處環境的空間關係,並深切思索人對環境與自然所應負的責任與關 懷,由此顯見濃郁的人文關懷。
/
蔡文雄藝術家
旅居國外十多年,1992回台定居淡水,堅持用畫作表達藝術家人文的關懷視野,而非純然自然景色的再現。
因此不甘沿襲任一既有的風 格或著既定的筆法,由抽象表現、東方抒情到形塑蔡式獨有的語彙, 追求的是近似古代文人托物言志,筆墨遣懷的趣味。
近年大膽顛覆以 往熟悉的大筆瀟灑、線性流暢,以純天然的松節油與亞麻仁油調和色 料的「潑流」的形式,再回頭詮釋熟悉的大山大水,形態上更為抽像 無礙,視覺及哲思上卻更寫實貼切。
發表迴響